在苏州太湖西山岛明月湾古村附近的一家名叫“湖光山色”的农家乐里,傍晚时分迎来了一桌特别的客人。老板李建国正在柜台算账,突然感觉门口的光线被遮住了一大半,抬头看见一个高大的身影正小心翼翼地弯腰通过门框。这位男客人穿着宽松的深色POLO衫,工装短裤下是一双特别定制的白色运动鞋,他侧着身子,几乎是以“钻”的姿势才顺利进入店内。
“请问还有位置吗?”男客人的声音温和有礼。李建国连忙起身招呼,这时才注意到客人身后还跟着两位女性——一位气质干练的中年女士,和一个戴着眼镜、身材高挑的少女。三人入座时,那个高大的男子不得不将椅子往后挪了半米,才能给双腿腾出空间。
点菜时,这位特别的客人对太湖特产表现出浓厚兴趣。“老板,今天的太湖白鱼是现捞的吗?银鱼炒蛋用的鸡蛋是土鸡蛋吧?”他问得很仔细,但语气始终客气。等菜期间,他甚至还起身走到门口的鱼缸前,弯腰观察里面游动的太湖河虾。
这家人吃饭时其乐融融,高大的父亲不时给女儿夹菜,夫妻俩偶尔低声交谈。直到结账时,旁边桌的小朋友惊呼“姚明叔叔”,李建国才恍然大悟——原来刚才那个细心询问食材的高个子,就是中国篮球的标志性人物姚明。更让李建国印象深刻的是,姚明离开时还特意回头说:“老板,你们家的银鱼炒蛋很地道。”
展开剩余83%一、2米26的“遛弯大叔”:卸任后的生活转变
姚明在西山岛的这身打扮,堪称“普通中年男子”的标配。深蓝色POLO衫的肘部有些微微起球,卡其色工装短裤的口袋边缘能看到明显磨损,唯有那双定制尺码的白色运动鞋还保持着七八成新。当地居民经常看到这身打扮的姚明,清晨独自在环岛路上慢跑。
与担任篮协主席时期相比,现在的姚明有了明显变化。他的白发似乎染黑过,但发根处已经冒出些许银丝。最明显的是神态的松弛:眼角常带着笑纹,走路时双手随意插在裤袋里,遇到游客拍照时会主动放慢脚步。有次在景区入口,他甚至帮一个够不着扫码机的老太太完成了健康码验证。
在“湖光山色”农家乐用餐时发生的一个细节特别能说明问题。当5岁的小男孩壮壮怯生生地拿着作业本来要签名时,姚明先是蹲下身与孩子平视,仔细问清孩子的名字后,不仅在扉页签了名,还画了个小小的篮球图案。“你会打篮球吗?”姚明的声音温和得让人意外。当孩子摇头时,他笑着拍拍孩子的肩:“没关系,运动最重要的是开心。”
这种亲和力也体现在他对当地人的态度上。民宿老板提到,姚明入住时发现客房门框高度不够,只是幽默地说:“看来这门是按照南方标准建的。”第二天清晨,老板特意找来木工准备改造门框,却被姚明拦下了:“别麻烦,我弯腰习惯了。”这种体贴,让当地人对这个“巨人”刮目相看。
二、15岁女儿的身高与个性:基因的强大与开明的家教
西山岛上的“拾光书屋”里,一个戴黑框眼镜的少女正踮脚去够书架顶层的《苏州古典园林》。当她轻松取到书时,1米9的身高让店员都忍不住多看了两眼。这个穿着灰色T恤和黑色西裤的少女,就是姚明15岁的女儿姚沁蕾。
有趣的是,这个被篮球基因眷顾的女孩,此刻最关心的不是运动赛事,而是书籍里的吴文化渊源。她在艺术类书架前停留最久,翻看《苏州刺绣针法图谱》时,眼镜滑到鼻尖都浑然不觉。直到姚明悄悄走过来,轻轻帮女儿扶正眼镜,父女俩相视一笑。这个瞬间被游客抓拍下来,照片里姚沁蕾的耳廓上还有个小巧的银色耳钉。
姚沁蕾的中性风打扮在西山岛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。她的灰色T恤胸口有个小小的梵高星空图案,黑色西裤的裤脚挽起两折,露出纤细的脚踝。当其他游客好奇地问“小姑娘以后要打篮球吧”时,姚明总是笑笑:“她最近迷上了苏州评弹。”事实上,姚沁蕾的手机歌单里确实收藏着盛小云的《钗头凤》。
这种尊重个性的教育方式,从一个小细节可见一斑。在参观苏州园林时,姚沁蕾的素描本上画满了飞檐斗拱的速写,叶莉的手机相册里存着女儿各种角度的写生作品。有次在拙政园,姚明陪着女儿在荷花池边坐了整整两小时,只为观察不同时段的光影变化。这种陪伴,远比基因传承更显珍贵。
三、恩爱夫妻的日常:从球场情侣到生活伴侣
清晨六点的太湖边,薄雾还未散尽。叶莉很自然地挽着姚明的左臂,两人沿着湖岸的木板步道慢慢走着。叶莉穿着简单的白色T恤,绿色休闲裤的裤脚被露水打深了颜色。她时不时指向湖面掠过的白鹭,姚明便会弯下整个腰背,侧耳倾听妻子的发现。
这个弯腰的动作对于2米26的姚明来说并不轻松,但他做得很自然。有早锻炼的当地居民注意到,姚明总会走在靠湖的一侧,把妻子护在里侧。当有观光自行车经过时,他会用手虚揽着叶莉的肩头避开。这些细微的动作,透露出这个篮球巨星在婚姻里的体贴。
在岛上的“橘香园”采摘时,姚明负责高处的果子,叶莉在下面用竹篮接着。每摘五六颗,姚明就会停下来问问妻子“重不重”,叶莉则很自然地掏出纸巾给丈夫擦汗。他们的默契不仅体现在动作上,更表现在无声的配合中——叶莉的背包里永远备着姚明需要的东西:特大号的保温杯、定制高度的折叠凳,甚至还有应对突然降温的薄外套。
这种经年累月的温情,在农家乐吃饭时展现得淋漓尽致。点菜时姚明会先确认有没有叶莉爱吃的响油鳝糊,而上菜后叶莉则会细心地把太湖白鱼最嫩的鱼腹部位夹到丈夫碗里。他们不像明星夫妻那样刻意秀恩爱,但每个眼神交流都流露出只有多年伴侣才懂的默契。
四、巨人的亲和力:身高带来的关注与朴素的本质
西山岛的石公山景区入口,一对上海来的老夫妻正对着地图发愁。突然一个高大的身影凑过来:“阿姨叔叔要去哪里?我帮你们看看。”老人抬头只看到对方胸口的位置,仰头才发现是姚明。他仔细说明路线后,还贴心地在老人地图上标出容易走错的岔路口。
这个场景被不少游客目睹。等姚明走远,老人才反应过来刚才指路的是谁,激动地想要道谢,却发现姚明已经带着家人走远了。这种不带目的的善意,是姚明在西山岛度假期间的常态。有次在民宿走廊,他主动帮带孩子的妈妈拎婴儿车;还有次在码头,他弯腰给小朋友捡起了掉落的玩具。
虽然身高永远是最先被注意到的特征,但姚明总能用亲和力让周围人忘记他的特别。在“湖光山色”农家乐,有游客拍到他站在屋檐下弓着背点菜的样子——因为站不直,他不得不单手撑着膝盖,另一只手拿着菜单,却依然耐心地听老板推荐时令菜。这个略显笨拙的姿势,反而让他显得格外真实。
最让人感动的是他对小朋友的耐心。当5岁的壮壮要来签名时,姚明不仅蹲下来平视孩子,还认真地问:“你的名字是哪个‘壮’?强壮的壮吗?”得到肯定答复后,他在签名下方画了个举着篮球的小熊,旁边写上“壮壮加油”。这个定制版签名,让孩子的妈妈感动地在朋友圈发文:“原来巨星这么暖。”
五、财务自由后的选择:做喜欢的事而非该做的事
西山岛度假期间,姚明特意抽空去了趟苏州新区青少年篮球训练基地。没有媒体通稿,没有欢迎仪式,他就是穿着度假那身深色POLO衫加工装短裤,在场边看了整场训练。当小球员们进行投篮练习时,他忍不住走上前去示范标准动作。
这个场景被基地教练用手机记录了下来。视频里,姚明一改平日的温和,眼神锐利地盯着小球员的每个动作。“手腕要这样发力,”他单膝跪地,手把手调整一个孩子的投篮姿势,“看准篮筐,不要看球。”两个多小时的指导里,他反复起身、蹲下,运动服后背都被汗水浸深了颜色。
训练结束后,姚明和教练组在场地边开了个临时会议。他仔细询问了训练器材的损耗情况,当听说有些篮球磨损严重时,当场联系了相熟的体育用品商。这种务实的作风,让基地负责人感慨:“姚主席现在是真正在享受篮球本身。”
事实上,姚明现在的商业活动确实大幅减少。他的公开露面多集中在青少年体育推广领域,且很少带有商业色彩。在西山岛这几天,他婉拒了所有商业合作邀请,却主动提出要去看看当地的校园篮球开展情况。这种选择,明显透露出他卸任公职后的人生转向。
结语:平凡日子里的光
姚明一家离开西山岛那天,“湖光山色”农家乐老板李建国特意准备了自家晒的太湖银鱼干作为临别礼物。姚明认真记下了老板的电话,说下次来苏州还要来吃饭。这个小小的承诺,让李建国感慨地在游客留言簿上写下:“原来巨人也是食人间烟火的。”
在岛上的最后那个傍晚,有游客拍到姚明一家在落日余晖中的背影。姚明左手提着妻子的编织袋,右肩上搭着女儿的防晒衣,叶莉和姚沁蕾一边一个挽着他的手臂。这个看似普通的家庭场景,因为身高的反差显得格外动人。2米26的身高注定姚明无法真正“普通”,但在苏州的湖光山色里,他找到了最接近平凡的幸福。
发布于:山东省实盘配资平台有哪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